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202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本貫通轉段專業(yè)技能水平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性質
本考試大綱僅適用于上海工業(yè)技術學校202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yè)中本貫通轉段考試的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考試是中本貫通學生完成中職階段學習后,進入本科階段學習前必須參加的轉段考試中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考核學生的工程基礎理論知識、職業(yè)素養(yǎng)、技能操作水平以及解決材料成型工程實際問題的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考試總體要求
專業(yè)技能水平考試總分為300分,其中:專業(yè)理論考試120分、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160分、職業(yè)資格證書20分。
1.專業(yè)理論考試
(1)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制圖、模具設計與制造知識,分數(shù)比例各占50%。
(2)采用閉卷筆試方式,考試時間為90分鐘,滿分120分。
(3)題型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分析或計算題等。
測試時請帶好鉛筆、中性筆、三角尺、量角器、橡皮、圓規(guī)、計算器等工具。
2.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
(1)專業(yè)技能操作考核滿分160分,采用現(xiàn)場專業(yè)技能操作考核方式,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2)考試內容:根據(jù)給定圖紙及相關技術要求完成模具零件測繪、裝配及試模任務。采用一體化考核方式,分為筆試、口試、實際操作。
考場提供實踐操作需要使用的各種相關工具,請考生注意安全著裝。
①筆試(40分)
n 考核目標:考核學生讀圖、識圖、繪圖、合理編制生產(chǎn)加工工藝的能力。
n 考試內容與形式:1張試卷,由若干填空題和選擇題組成,內容主要包括圖紙分析、與模具零件加工工藝相關的金屬材料熱處理、金屬切削加工、刀具、夾具、量具等問題。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現(xiàn)場提供考生統(tǒng)一試卷,作為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規(guī)定學生在40分鐘內完成填寫,完成提交后方能進入下一個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環(huán)節(jié)。
②實際操作(100分)
n 考核目標:考核學生熟悉各類測量工具的特點并能熟練使用,考核學生注塑模具的裝配和試模能力。
n 考試內容與形式:按照考試相關要求,在3個工位陸續(xù)完成模具零件測繪、注塑模裝配和注塑機上試模三個任務。
③口試(20分)
n 考核目標:
(a)考核學生對塑件注塑成型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
(b)考核學生對注塑成型模具設計與制造的簡單概念性問題的掌握程度。
n 考試內容與形式:由一位考官從實操問答題庫中抽取題目,然后由另一位考官配合完成操作現(xiàn)場的口試環(huán)節(jié),并做好記錄和評分。
3.職業(yè)資格證書
考生具有模具工中級(四級)證書得20分,未獲得者0分。
三、考試內容綱要
第一部分:專業(yè)理論考試
1. 工程制圖(50%)
(1)掌握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應用,機械制圖的基本規(guī)定;
(2)掌握簡單幾何圖形的繪制方法,投影的基本知識和組合體的畫法;
(3)掌握圖樣的表達方法;
(4)掌握典型零件的繪制、投影的基本知識;
(5)掌握零件圖、裝配圖的讀圖、識圖及繪制方法。
2. 模具設計與制造基礎知識(50%)
(1)掌握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與工藝性能;
(2)理解常用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的基本原理,熟悉熱處理工藝特點及適用范圍;
(3)掌握機械加工常用工、夾、量具的使用方法;
(4)了解金屬切削的基本原理,金屬切削過程和刀具的選擇;
(5)掌握車床、銑床、線切割、電脈沖、磨床、鉆床的工作原理和加工范圍;
(6) 能夠根據(jù)模具零件圖紙正確、合理地編制加工工藝,并能夠對模具零件加工工藝進行分析介紹。
(7)了解塑料的基本知識、常用塑料成型工藝、塑件工藝性分析;
(8)掌握二板式模具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并能夠合理選用;
(9)掌握沖壓工藝特點、應用及三要素;
(10)掌握沖壓工序的類型、沖壓件工藝性分析、排樣分析、沖壓工藝計算;
(11)掌握各種類型沖裁模具結構的特點并能夠合理選用;
(12)掌握二板式注塑模具和常用沖裁模具的設計流程。
第二部分: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
表1為專業(yè)技能操作考試項目表,共包含4個模塊,分別是工程識圖與加工工藝編制、模具零件測繪、注塑模具裝配及注塑模具試模。
表1 專業(yè)技能操作考核項目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單元內容 | 考核 方式 | 選考 方法 | 考核 時間 (min) | 分值 |
1 | 工程識圖與加工工藝編制 | 1.1工程識圖 1.2模具零件加工工藝文件編制 | 筆試 | 必考 | 30 | 40 |
2 | 模具零件測繪 | 2.1模板與型芯(型腔)、推出裝置測繪 | 操作 | 必考 | 40 | 40 |
3 | 注塑模具 裝配 | 3.1注塑模具裝配 | 操作 | 必考 | 40 | 40 |
4 | 注塑模具 試模 | 4.1注塑模具試模 | 操作 | 必考 | 20 | 20 |
4.2簡單注塑模問題分析 | 口試 | 20 | 20 | |||
合 計 | 150 | 160 |
1.考察學生應具備和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1)讀圖、識圖與零件分析能力;
(2)金屬材料相關知識、金屬切削加工知識、金屬鑄造、鍛壓、焊接等成型知識;
(3)機械加工用刀具、夾具基礎知識;
(4)常用測量工具的測量原理及方法;
(5)手繪簡單零件工程圖的能力;
(6)注塑模具定模座組件、動模座組件、導柱導套組件、頂出機構的裝配與調整;
(7)注塑模具在注塑機上的安裝方法及步驟;
(8)注塑機的工藝參數(shù)及操作步驟;
(9)注塑模具的問題分析及排除方法;
(10)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操作、健康保護以及環(huán)境保護知識,操作過程中能夠體現(xiàn)出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
2.考核內容及要點
考試過程/ 知識模塊 | 考試內容及要點 |
1.操作準備 | (1) 安全規(guī)范 l 能選用并穿戴安全防護用品做好個人防護 l 辨別安全警示標志、安全逃生路線和標志 l 熟知安全操作規(guī)范 l 熟知操作現(xiàn)場安全規(guī)范 l 熟知安全用電常識 (2)選擇工量具 l 能采用觀察法檢查校驗量具,并按量具保養(yǎng)規(guī)范進行保養(yǎng) l 常用量具的選用方法 |
2. 工程圖識圖與零件加工工藝編制 | (1)工程識圖 l 掌握模具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注塑模的裝配圖通常采用四個視圖表達,主視圖用于表達注塑模主要的結構,包含流道、定模、動模和導柱導套的結構;左視圖用于表達模具型腔和型芯結構形式、復位桿、拉料桿和限位釘?shù)韧瞥鰴C構的結構形式,俯視圖常用于表達模具型腔數(shù),各零部件所處的位置和數(shù)量等;仰視圖常用于表達型腔的結構和分布。 l 掌握模具裝配圖的識圖方法: 看標題欄和明細表,了解模具的名稱、繪圖比例、數(shù)量,掌握模具的零件組成;看主視圖,了解注塑模主要的結構形式;看左視圖,了解模具成型部分的結構形式,其他機構的特征等;看俯視圖,了解型腔數(shù)和各零件的分布及位置;看仰視圖,了解型腔的結構和分布;看尺寸,了解模具的外形尺寸、開模行程等;看技術要求,了解模具的裝配要求及動作要求。 l 掌握模具零件圖的識圖方法: 通過技術要求,了解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材料熱處理方法及硬度值等信息。 (2)模具零件加工工藝文件編制 l 熟悉模具零件的傳統(tǒng)加工方法 鑄造、鍛造、刨削、車削、銑削、 磨削等加工方法及設備,以及模具零件的熱處理方法、工藝及設備。 l 熟悉模具零件的特種加工方法: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方法及設備。 l 掌握模具零件加工工藝的制訂方法: 零件圖的工藝分析; 確定加工工藝路線 ;選擇坯料材料;確定毛坯的尺寸;確定各加工階段中的所使用的機床和各個工序中所用的夾具;確定每個工序的尺寸、加工余量及公差;確定每個工序的加工用量和時間定額;確定重要工序的檢驗標準和檢驗方法。 l 掌握填寫模具零件加工工藝單的 根據(jù)所給的零件圖,對該零件進行分析,制訂相應的工藝路線,編排合理的加工工藝,填寫工藝單。 |
3.模具零件測繪 | (1)使用測繪工具 l 檢查測繪工具是否完好 l 不同場合正確選擇及使用測繪工具 l 測繪工具的正確讀數(shù) l 能進行間接測量并計算 (2)模具零件的測繪方法 l 了解被測零件的功能 l 測量零件尺寸 l 繪制零件草圖的方法 (3)模具零件圖的繪制 l 根據(jù)所給零件,選擇適合的繪圖圖幅 l 選擇繪圖比例 l 繪制中心線 l 繪制視圖或剖視圖 l 繪制技術要求(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 l 書寫技術要求(包含材料的熱處理方法和硬度值以及未注公差的標準等) l 正確填寫標題欄 |
4.注塑模具裝配 | (1)根據(jù)所給的模具裝配圖,檢查模具裝配零件數(shù)量和所用工具。 (2)按照模具技術要求和零件間的關系,將合格的模具零件連接成組件,最后裝配成合格的模具。 l 首先利用工作臺和相應的工具,組裝定模組件; l 然后利用工作臺和相應的工具,組裝動模組件; l 然后利用工作臺和相應的工具,組裝導柱導套組件; l 然后利用工作臺和相應的工具,組裝頂出機構組件; l 最后利用工作臺和相應的工具,進行模具總裝配。 |
5.注塑模具試模 | (1)操作注塑機 l 能按照注塑機安全操作規(guī)范,完成注塑機的開機、啟動、停止、關機等動作; l 熟悉注塑機基本結構及機床面板各功能鍵; l 能正確操作面板上的字符鍵及相關功能鍵。 (2)模具試模 l 根據(jù)注塑機上的已有模具,按照提供的工藝參數(shù)在注塑機上進行設置; l 順利完成注射、保壓、定型、開模及頂出動作; l 完成試模后能把注塑機恢復起始狀態(tài)。 (3)簡單注塑模問題分析與排除 l 注塑模具在注塑過程中,制件會產(chǎn)生缺陷,分析缺陷的種類; l 從模具制造、裝配及注塑工藝角度等,分析注塑產(chǎn)品產(chǎn)生缺陷的原因; l 從模具制造、裝配及注塑工藝等角度,給出缺陷的解決方法。 |
四、參考書目
1. 金大鷹. 機械制圖[M].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2. 金大鷹. 機械制圖習題集[M].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5
3. 呂誼明. 模具制造工藝項目訓練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 翁其金. 塑料模塑工藝與塑料模設計[M].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8
5. 閆亞林. 塑料模具圖冊[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6. 趙孟棟. 冷沖模設計[M].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2
7. 楊占堯, 董海濤. 沖壓模具圖冊[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8.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等. 模具工(塑料模具工):四級.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8